“大哥找到了,父亲母亲你们可以安息了”

2024-06-17 08:02:05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大哥找到了,父亲母亲你们可以安息了”

寻亲59年 来自广西的何谱长在石家庄市鹿泉区烈士陵园找到哥哥的墓碑

何谱长一家六口人来到何谱扶墓前。

何谱长为哥哥擦拭墓碑。

6月15日,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的何谱长来说,是值得永久铭记的日子。71岁的他,携一家三代,跨越2000公里,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烈士陵园,在何谱扶烈士牺牲59周年纪念日这天,终于与大哥“重逢”。为了这一天,他从黑发人等成白发人。

一家人千里“认亲”终偿夙愿

6月15日9时,湛蓝的天空下,石家庄市鹿泉区烈士陵园内,何谱长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祭奠自己的哥哥——烈士何谱扶。“大哥,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专程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赶来,71岁的何谱长蹲在何谱扶烈士墓碑前,轻轻触摸石碑上大哥的名字,仿佛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这是一次时隔65年的重逢,亦是一次跨越千里的相聚。昔日分别时,哥哥正值青春,弟弟尚且年幼。如今却已生死相隔,天人永诀。此刻,何谱长内心有追忆,有庆幸,更有激动……万千情感交织,化作了何谱长一家人长途跋涉的寻亲圆梦之旅。

何谱扶,1940年出生,广西浦北人。1959年入伍,1961年入党,1965年6月15日在飞行训练中牺牲,牺牲时仅25岁。

松涛阵阵唤英灵,陵园威威埋忠骨。在这场特殊的祭奠仪式上,何谱扶烈士的弟弟何谱长和老伴王福萱在儿子何麟、何庸以及孙子孙女的陪同下,向哥哥三鞠躬并敬献花篮。

这一天是何谱扶烈士牺牲59周年纪念日。自何谱扶1959年参军后,家人从未与其见面。时隔65年与大哥“重逢”,何谱长泣不成声。他一边擦拭着哥哥的墓碑,一边与哥哥细细诉说着全家人对他的思念。“终于找到大哥的安葬地了,从父母到我以及家里后辈,全家的愿望终于实现,这场跨越千里的‘寻亲’之旅圆满了。”何谱长感慨道。

寻找大哥安葬地 成为全家解不开的心结

何谱长和大哥何谱扶相差14岁,兄弟俩从小感情就好,共同度过了许多温馨时光。“大哥参军前家里的活都是他抢着干,很是照顾弟弟妹妹。”何谱长回忆说,1959年大哥参军入伍后,仍然惦记着家里,不仅经常寄东西,还写信鼓励他好好学习。“我收到过大哥寄来的一件毛衣,还有被子和皮带。”

“得知大哥牺牲后,全家十分难过。”何谱长说,那些年,母亲只要听到飞机飞过的声音,就会止不住地抹眼泪。逢年过节,父亲总会一遍遍念叨大哥的名字。而大哥寄来的那件毛衣,何谱长一直穿到从师范学校毕业。“毛衣是大哥留给我的念想,洗掉色了也不舍得扔,被子也一直存着,皮带用了几十年不舍得扔。”何谱长说着,又掩面哭泣。

何谱扶牺牲后,何谱长一直没有找到哥哥的安葬地。但几十年来,他和家人从未放弃,因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找到。寻找何谱扶的安葬地,成为了他们全家人解不开的心结。每当思念心切,何谱长就会翻出哥哥的照片,哥哥坚定的眼神,总能给予他力量。

“时间越久,我们期盼大哥魂归故里的心愿就越强烈。”何谱长说,多年前,母亲因胃癌去世,弥留之际嘴里一直喊着大哥的名字。没能找到儿子的安葬地,成为老人一生的遗憾。

今年4月,家人在电视和广播等媒体上得知,中国航空博物馆有座英烈墙,上面镌刻着1811个英烈的名字,家人与中国航空博物馆联系,确认了何谱扶的名字在空军飞行人员英烈墙上。

4月11日,何谱长一家来到中国航空博物馆,直奔刻有哥哥名字的英烈墙。几十年来积压的情感瞬间爆发,泪水夺眶而出,沉默寡言的老人泣不成声,令在场人员动容。

一个特殊团体接到一项特殊任务

说起能找到哥哥的安葬地,何谱长一家激动地说:“这都要感谢‘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要不是这些好心人帮忙,真不知见到大哥还要多久。”

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有100余位会员,他们大部分是东北老航校人员的后代。“我们从记事起,就经常听前辈们讲起那段峥嵘岁月以及牺牲战友们的事迹。”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副会长张志勇说,而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荣归故里安葬的战友,也成为前辈们心中最大的遗憾。“我们想圆前辈们的心愿,让无名空军烈士和亲人团聚。”2016年,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发起了“缅怀空军英烈,寻找烈士亲人”项目。

“想要为空军烈士寻亲,查到准确的信息是前提。”研究会理事陈绕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空军包含着一些特殊兵种,好多部队番号都是保密的。而行政区域的变更、烈士资料的缺失以及烈士信息的误差等因素更是为寻亲增加了难度。为此,大家只能通过从网上找资料,或询问前辈的老战友、相关部门,才能把可靠的信息一条条筛选出来。在陈绕天的手机里,收藏着“中华英烈网”等烈士资料网址,他手机里的相关联系人达到了上千位。

让张训益烈士的名字回归英烈墙、帮助河北籍烈士王庆云和弟弟“团聚”……9年来,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的会员们前往祖国40多个县(市、区),帮80余位空军烈士和家属团圆。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一段段落叶归根的旅程,更是一个个家庭几十年的殷殷期盼。除了帮烈士寻亲,研究会还负责帮烈士设计、制作墓碑,写墓志铭。“我们做这些全部是义务的。”张志勇说。

4月11日,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郑晖接到了中国航空博物馆相关人员发来的信息,希望研究会能帮忙寻找广西籍烈士何谱扶的安葬地。接到任务,郑晖通过多个渠道尝试寻找,十几天没有进展,他又联系上会员初占芳。经过初占芳11天的多方奔波努力,5月8日,何谱扶烈士墓所在地终于有了确切消息。

原来“何普夫”就是“何谱扶”

5月8日,一个陌生电话让何谱长一家心中掀起无尽波澜。来电的正是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会员初占芳。她告诉何谱长的儿子:何谱扶烈士的安葬地找到了,就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烈士陵园。

原来,由于当年各种原因,何谱扶牺牲后的名字留的是“何普夫”。“儿子当天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了。”何谱长激动地说,籍贯、牺牲日期都能对上,‘何普夫’就是我大哥何谱扶。

5月10日,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会长刘渊等一行来到石家庄市鹿泉区烈士陵园,就烈士名字更正和碑文等问题与烈士陵园负责人李建民进行了沟通。经过半个多月的等待,何谱长一家三代人终于踏上寻亲之路。他们从广西钦州浦北县坐火车跨越2000公里,于6月14日深夜到达河北省石家庄市。6月15日是何谱扶烈士牺牲59周年纪念日,何谱长一家与何谱扶烈士开启了这场跨越65年的“时空团聚”。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祭奠仪式现场,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多名骨干成员赶来,与烈士家属一起深切缅怀何谱扶烈士。“研究会将继续前行,帮助更多空军烈士和亲人‘团聚’。”郑晖说,这既是对烈士的告慰,更是对前辈精神的传承。

鹿泉区烈士陵园,安葬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牺牲的革命烈士1041名。离开前,儿子何庸搀扶着父亲何谱长行走在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一家人的神色渐渐明亮起来。“非常感谢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以及石家庄市鹿泉区烈士陵园等部门。”何谱长说,大哥的安葬地找到了,也圆了父母的嘱托。再远的距离也阻碍不了一家人的血脉亲情,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石家庄,今后家人每年都会来石家庄,和大哥“团聚”。(文/图 首席记者 南开宇)

编辑:刘晓婷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