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省会

2024-05-05 06:31:13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推广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省会

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








热 点

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烙印着各行各业追梦人的奋斗足迹。铿锵的时代足音里回响着英雄的故事,昂扬的时代面貌中凸显着模范的风采。新时代文学艺术化地表现了青年英模人物的真实事迹,用心用情书写英模故事,传唱英模形象,传扬英模美名,传播英模事迹,传递英模精神,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培根铸魂,让时代楷模和英模精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上的精神支点和引领旗帜。五四青年节,让我们品读那些优秀年轻人的故事,一睹他们的风采。

□本报记者 石雅彬

以青春之名

——品读那些优秀年轻人的故事

时代风范

我市已故人民警察吕建江生前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在他身上体现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服务情怀,体现了“虽予境万千苦难不改其志”的坚持精神,体现了他对理想的坚持、对行动的坚持、对信仰的坚持、对人生价值观的坚持。吕建江的一生完成了从军人到人民警察的职业转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军人、一名警察的誓言:服从组织安排,忠诚于党,服务于民。因病去世后,吕建江被中宣部追授为“时代楷模”。吕建江生前最喜欢警务站旁边的一株海棠,由我省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所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海棠花开——“时代楷模”吕建江纪事》,以海棠花作喻,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娓娓道来。

《一个女孩向前走》是作家阮梅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它聚焦“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的少年时光,用纪实文学的创作手法记录了一个自立自强的壮族女孩在父母亲人、社会邻里扶持下,在时代阳光照耀下的真实成长经历。黄文秀牺牲的时候只有三十岁,是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作品讲述了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爱的邻家女孩是如何成长为英雄的,能够在当代青少年中引起共鸣,启发他们的心灵成长。同样以黄文秀的事迹为主题,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一书中用翔实的材料、细腻的笔法、感人的故事全方位地呈现出了黄文秀成长求学、毕业回乡、驻村扶贫、青春奋斗、不幸遇难的人生轨迹。

长篇报告文学《燕啄红土地——时代楷模黄诗燕》从中共炎陵县委原书记、被中宣部追授为“时代楷模”的黄诗燕去世前的工作场景切入,书写黄诗燕九年如一日,深深扎根炎陵这片红色土地,埋头奋战脱贫攻坚第一线,带领全县老百姓脱贫摘帽,直至以身殉职的感人故事。全书文笔生动传神,内容真实客观,以鲜活形象的细节刻画还原了“时代楷模”黄诗燕踏遍红土地的扶贫足迹,也勾勒出以黄诗燕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群像,呈现了千千万万基层干部为乡村振兴挥洒过的汗水印痕。

儿童文学作品《我的阿角朋》一书中,以独龙族少女江美的叙述视角,讲述了小江美眼中的“阿角朋”——阿爸谢怀谦及其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阿角朋”在独龙语中意为英雄,书中这位“阿角朋”的人物原型就是人民楷模、独龙族脱贫攻坚带头人高德荣。

钟扬,出生成长于湖北,是著名植物学家,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他以科学报国,艰苦援藏16年,跋涉雪域高原50多万公里,采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青藏种子的空白,在生态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2017年钟扬因车祸英年离世,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长篇报告文学《种子 钟扬》讲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钟扬的奋斗人生,带领读者走进钟扬的内心世界,切身感受“精神珠峰”的力量。

2021年,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这一深海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聚焦深海科技,以海底岩芯取样钻机“海牛”号首席科学家、“时代楷模”万步炎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为主线,讲述了“海牛”号科研团队秉承“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的理念,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定创新自信,不断创新、攻坚克难,实现技术超越背后的动人故事。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美奋斗者”丛书》叙述众多时代楷模的感人故事,讲述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愿景,把典型示范作为重要途径,用榜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既有王进喜、焦裕禄等老一辈先进模范,又有黄大年、南仁东、李保国、罗阳等时代楷模;既有两院院士闵恩泽、诺奖得主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也有导游文花枝、“守岛人”王继才、民警吕建江等在普通岗位作出不平凡贡献的模范人物。

这些楷模中有不少都是青年,甚至有一些早早地就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该丛书以精彩鲜活、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最美奋斗者”爱国、奋斗、奉献的伟大精神,展现了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积极倡导“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旨在用榜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希望读者朋友,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党员干部,能够从他们的奋斗经历中获得激励与启迪,汲取青春热血和奋斗激情。

革命英烈

龙平平的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按时间跨度从五四运动前的1915年开始,到1921年结束,清晰地展现出了那个时代一批年轻的仁人志士敢于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的崇高品质和斗争精神。小说以陈独秀、李大钊从相识、相知,共同走上缔造中国共产党伟大道路的传奇故事为主轴线,以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为辅助线,呈现了由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大历史事件为主体构成的巨幅历史画卷,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以国家、民族和人民深刻觉醒为根本特征的革命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艺术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如歌岁月。

徐鲁的《远山灯火》以一代代共产党员的接续奋斗呈现党的发展历程,把目光对准革命先驱的奉献与牺牲,引导当代儿童铭记珍贵的红色历史。

《踏荆前行:陈延年、陈乔年的故事》生动讲述了陈延年、陈乔年兄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理想信仰而牺牲的英勇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雷锋是青年学习的榜样。“雷锋书系”包含《雷锋年谱(纪念版)》《雷锋文稿》《永恒的信仰》3种,分别从雷锋生平经历、雷锋文字作品和雷锋精神信仰3个方面,呈现雷锋22年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系统深入地阐释雷锋精神的内涵。《雷锋年谱(纪念版)》记述雷锋从1940年出生到1962年因公殉职22年的生平事迹,纪念版在第一版基础上全面修订,新增从全国收集而来的珍贵照片71张,形成了这本研究雷锋成长经历的重要编年体工具书。《雷锋文稿》收录了雷锋22年人生中写下的文字作品,包括日记、眉批、诗歌、小说、文章、讲话、书信等,全书图文并茂,收录了雷锋手稿照片,力求拾遗补阙、真实完整,以文稿形式彰显雷锋精神的孕育与实践。《永恒的信仰》以雷锋精神的新时代认知、新时代表达、新时代弘扬为视角,从总书记嘱托、雷锋日记、雷锋精神阐释、雷锋故事、雷锋漫画五个层面,递进式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彰显雷锋精神的不朽伟力。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闪耀的红星——红色革命英烈故事系列丛书》(10册)是一套讲给孩子们的革命史、英雄史丛书,由纪实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联袂打造,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英烈为主人公,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英雄事迹。

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革命者》是一部献给革命先烈的正气歌,也是一部高扬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党史教育学习读本。全书紧扣“革命者”主题,回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年代凝聚和铸造的革命初心,礼赞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的使命担当,书写新时代奋进开拓的新征程。

刘统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溯源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上至20世纪初,下至1929年底古田会议,讲述创建之初的党在生死关头怎样做出关键抉择,红色火种又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再现那段震撼人心的寻路历程。展现一批青年革命者在历史洪流中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

奋斗者群像

塞罕坝集中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等5种极端环境,在全年无霜期只有50多天的塞罕坝,人要生活都非常艰难,想要种活树,更是难上加难。寒风呼号,大雪无边,缺吃少穿没有住处,条件极端艰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塞罕坝人始终保持朴素的乐观主义精神,默默耕守,使塞罕坝“千里松林”再现。因为他们的付出,塞罕坝绿水青山的本来样貌得以还原,子孙后代因此得福。近年来,一批以塞罕坝精神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艺的形式推向大众。纪实文学作品《美丽塞罕坝》按时间顺序展现了塞罕坝的变迁,梳理了塞罕坝从“千里松林”到荒漠沙化,再到林海重现的变迁史,记录了塞罕坝人从一棵树奋斗到5亿棵树的典型人物与事件。长篇报告文学《绿色奇迹塞罕坝》的作者冯小军、尧山壁用聚焦的方式,从小处落笔,从细处着墨,仿佛一地碎银映照着塞罕坝无数闪光点。书中系统、全面地对塞罕坝几代创业者艰苦创业的过程进行了史志性记载,同时,以散文化的呈现方式,给人以导引和感染,再现了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也着重展现了塞罕坝人不惧困难、敢于付出、敢与严峻自然抗争的精神。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入选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奖名单,它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以主人公冯程、覃雪梅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带领干部群众拉开了与自然抗争的序幕。

大湾区“超级水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报告文学《脉动大湾——国家超级地下调水工程纪实》真实还原这一超级工程的建设过程,深度讲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智慧水利故事,深情刻画一批“全国工人先锋号”“时代楷模”的奋斗者群像。

钟法权创作的《为珠峰测高的人们——最美奋斗者国测一大队纪实》全书以为珠峰测高为主线,详细记录了国测一大队队员们勇闯世界屋脊珠峰、南极等生命禁区的英勇事迹,生动讲述了郁期青、任秀波等几代测绘队员薪火相传、赤诚奉献、敢于拼搏、淡泊名利的感人故事。国测一大队是“最美奋斗者”荣誉获得单位,是历次珠峰测高任务的完成者。钟法权采取重写与微雕的手法,充分展示了测绘队员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举,使得这个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得以大放光彩。

报告文学集《峥嵘》以真挚的情怀、精巧的构思、灵动的笔触,真实描写了“时代楷模”杨雪峰、公安部一级英模冯中成、女法医冯白翎等一系列重庆警察的生动形象。

《和平方舟的孩子》是一部致敬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号的儿童纪实文学作品,生动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军人的精神底色。中国海军医疗船“和平方舟”号是一艘低调而不平凡的现代方舟,它航行在海上,救助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患者,2019年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我与《石家庄日报》

缕缕墨香润心扉

□邢建军

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机关办事大厅的阅报栏,还是在办公室,每当我看到这张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报纸——《石家庄日报》,便会捧在手上,认真阅读,细细品味里面的优秀文章。淡淡的墨香便会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与《石家庄日报》结缘,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1990年1月,我的第一首诗歌《月亮》,发表在当时的《建设日报》副刊上。《建设日报》后来跟《石家庄日报》合并,自己笔下的文字变成铅字,给予了我莫大鼓舞。

当天,见到样报,我喜不自禁,拿了报纸看了又看。闻着报纸淡淡的油墨香,爱不释手。当时的厂领导见到报纸后,也当场给予了我表扬。一首小诗,尽管仅仅10行,但成为我的文学起跑线。

1987年,我在平山县建材厂参加工作。因为爱好书画,从车间调到厂办室,担任文书,这就有了更多机会读书看报。很快,企业订阅的《石家庄日报》等报纸就深深吸引了我。除了看新闻,日报的副刊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版面,上面刊发的散文随笔,很多是精品之作,读来爱不释手。至今回味当时读到的那些精品文章,依然记忆犹新。

后来,常陪同石家庄日报社的记者来企业采访。那时年轻,非常注重学习。在陪同中,我注意看记者们是如何采访的,这渐渐引发了我也要从事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的想法,并开始尝试……这一写就是三十多年,直到担任了平山县作协主席、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给《石家庄日报》投稿从未间断。可以说,《石家庄日报》引领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让我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成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工厂工作的十余年间,我创作的诗歌散文多次发表在《石家庄日报》副刊。1998年4月,由于在写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我调入平山县委宣传部。但对《石家庄日报》的感情,一直没有缩减。

时至今日,每天清晨,当东方天空的一抹鱼肚白刚刚泛亮,我便习惯地早早起床,晨练后,便趴在电脑桌前。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石家庄日报》的有关新闻和副刊文艺作品,然后,开始自己的写作。

由于工作需要,我有幸多年担任《石家庄日报》的通讯员。在投稿过程中,我发现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非常敬业,往往为了一个线索、一篇报道,哪怕就是一个数据、一个人物、一个地名,都要刨根问底,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令我终生难忘。报社还常常举办各类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密切与通讯员的联系,加强指导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

2000年5月,进入新世纪,《石家庄日报》和市文联、市作协共同举办了石家庄市新世纪青春诗会。看到青春诗会征稿启事,我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激动,因为我的年龄刚刚达到上限。于是抓紧时间精心创作,最后,把经过几个夜晚创作修改的诗歌《保尔·柯察金》投入邮箱。很快,征文揭晓,我获得了石家庄市青春诗会新人新秀奖第一名。在颁奖现场,我见到了许多省会知名诗人。在同一场合见到这么多心慕已久的老师,心情十分激动。

当时,我们获奖的作者都要上台朗诵自己的诗作,我被安排在第一个上台……到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心中依然激动不已。

如今,我不仅把《石家庄日报》作为了解家乡新鲜事物、风土人情的窗口,与石家庄本土作家联系的桥梁,也成为我的精神家园。

三十多年来,我先后在《石家庄日报》刊发稿件500多篇,其中采写的《柏坡老区展新姿》等消息刊登在一版显著位置,《车在绿中行 满眼风光秀——西柏坡高速全线绿化环保工程初见成效》发表在《石家庄日报》的头版头条;《一个活在文字里的王国》《<人民日报>里庄情》《华北人民政府在东冶》等长篇通讯和报告文学,几乎以整个版的篇幅刊出。在刊发新闻稿件的同时,还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并先后在《石家庄日报》主办的百姓眼中的二十一世纪、西柏坡杯征文、“祖国在我心中”征文、“石家庄赋”等征文大赛中获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石家庄日报》起步,我的作品走出石家庄,走出河北,先后被《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以及《工人日报》《青年文学》《诗歌月刊》《山东文学》《鸭绿江》等报刊选用,并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文化之星”。

三十多年来,《石家庄日报》经历了扩版,从铅字印刷到激光照排,从黑白版面到四色彩印,投稿从稿纸到数字传输,并成长为涵盖报、网、端、微等多种载体的全媒体平台。经过多次“嬗变”,愈发亮丽多姿。

诚挚感谢《石家庄日报》。三十多年来,浸润着报纸的油墨香,我一路成长。是这张亲切的报纸,伴我成家立业,自学成才,有所成就,陪我走过了从少年到中年一步一个脚印的幸福人生路。

圣地西柏坡,锦绣正定城
编辑:赵玉恒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