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品牌有新滋味 ——哈老太太用心打造适老化消费场景

2024-05-23 06:24:21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来碗一罩二的火烧,加份大拌菜。”5月21日中午时分,76岁的胡庆福老人到哈老太太餐厅吃饭,等餐间隙,悠哉地喝起了餐厅免费的大碗茶。

看了老顾客的点菜单,店长权玉兰嘱咐后厨师傅:“火烧多浇两遍汤,浸软和点。凉菜多放黄瓜,花生米少一些,老人家牙口不太好。”

胡庆福老人住在哈老太太餐厅附近的高柱小区,他和伙伴们隔三差五就来这里“串门”,有时来吃饭,有时只是打杯热水。无论什么时候进店,服务员都笑脸相迎,让人如沐春风。

中老年人一直是老字号品牌的忠实顾客。为银发族提供舒适温馨的服务,是石家庄哈老太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始终坚守的准则,这份坚守也让品牌历久弥新,越“老”越有品位和魅力。前不久,省商务厅为“哈老太太”授牌首批“河北老字号”。

融入生活

创新消费场景

走进这家餐厅,大红灯笼、丹漆柱子、镂空窗格、水墨纸伞等精致装饰透出浓浓的古典韵味,大厅中间布设的“富贵树”景观非常引人注目,这棵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上面挂满了祈福的纸片,树下的鱼塘里一群锦鲤游荡,树上的鸟笼中两只鹦鹉嬉戏,清新的绿色生态美景让顾客心生愉悦。

“这棵树是我们店里有名的打卡景观,一些老顾客拍了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又引来不少新顾客过来看美景、赏美食。”哈婵说。她是这家老字号的第三代传承人。

老字号是时代发展的印记。在不少人心里,老字号是小时候的味道,和亲朋好友相聚的味道,代表着文化、场景和情感的传承。“所以我们创新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要融入生活。”哈婵一直在不断地挖掘本土美食文化内涵,在餐厅设计、新品研发等方面融入更多怀旧元素,打造主题社交空间,满足中老年消费者的聚餐社交需求。

传承经典

寻找京津冀老味道

哈老太太餐厅的前身是1927年创立的“哈玉田牛肉罩火烧”,牛肉罩火烧自然就是这家老字号的主打产品。“牛肉薄厚均匀卤香入味,火烧劲道有层,入汤软而不烂,趁热咬下去,挤出鲜香的牛肉汤,嚼起来外软里弹,层层喷汁,香气十足!”如同店里的“活招牌”,老顾客对这里的美食赞不绝口。

在岁月的洗礼中,这些老顾客和老字号相互见证成长,他们在年龄上共同增长,在新时代共同探索新生活。针对适老化服务探索,哈婵走访了京津冀多家老字号,观察老字号为银发族提供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研究银发族的就餐偏好。“老字号在中老年消费者眼中具有天然的‘光环’。”她发现,不管是外出就餐还是居家烹调,老字号的老味道依然是他们的“心头好”。

从今年起,哈老太太餐厅推出了芫爆鸡丝、锅塌三样、红烧牛窝骨十多道“老菜”,沿用传统的厨艺技术进行烹制,收获了新老顾客的好评。“这锅塌三样和我儿时记忆中味道一模一样,鸡蛋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裹的虾仁、鸡柳、牛柳嫩滑可口。”从棉纺厂退休的老职工黄灿荣老家是天津,她品过这道菜后赞不绝口,“我有二十多年没吃过这么正宗锅塌三样了。”

优化服务

营造舒适消费环境

在哈老太太餐厅采访时,记者发现,顾客进入餐厅,服务人员引导入座后马上递来纸质菜单,各餐品的图片和名称一目了然,并且字体较大,方便中老年顾客看菜单。

“尽管我们也有线上的点单服务,但大部分中老年顾客还是习惯看纸质菜单。另外,我们每天备足现金,方便找零,尽可能为老年人外出消费提供便利。”权玉兰说。

“在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中,一些老字号品牌在盲目跨界、转型的过程中迷失,形成“两端均不买账”的局面。不仅不能吸引年轻人买单,反而丢失了原有的老顾客。所以,还是应多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盲目追求一时热度。”哈婵告诉记者,借力老字号的品牌优势,会继续一心一意、扎扎实实做产品和服务,研发更多适老化菜品,为中老年人提供更舒适贴心的消费环境。(记者 焦莉莉)

圣地西柏坡,锦绣正定城
编辑:贾聪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