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等”为居民服务变为主动上门服务 裕华区长荣社区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美好幸福新社区

2024-01-18 08:28:18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便民亭里议民事。

社区能人给小朋友讲述红色故事。

【社区档案】

石家庄市裕华区东苑街道长荣社区位于煤机街116号,所辖长荣小区、豪景丽园、恒泰德钰名邸等7个小区,47栋楼,常驻人口4300余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30%以上,居民以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居多,经济基础较好,对心理慰藉、文化生活、娱乐活动等方面要求较高。社区党委根据这一情况,充分发挥在社区治理中的党建引领作用,以社区建设为基础,社区服务为核心,以“党建引领、服务居民、以人为本、共驻共建”为服务宗旨,运用“1+4”工作模式(1即坚持党建引领,4即自治为主体、法治为保障、共治为基础、德治为导向),全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营造美好和谐新社区。先后荣获市级志愿服务示范社区、市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裕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裕华区文明单位、裕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文/图 燕赵晚报首席记者 杜慧

记者走读

走出去 把服务送上门

“韩书记,春节要到了,咱们小区来个大扫除吧!”“小宋,最近社区都准备举办哪些迎春活动,楼里邻居都想参加……”1月15日上午,冬日暖阳洒向长荣社区便民亭,社区居民代表正和社区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聊着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长荣社区党委书记韩利英坐在小马扎上,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每一位居民的诉求。

每月不定期在便民亭议事,早已成为长荣社区服务的一大特色。和多数服务老旧小区的社区一样,长荣社区也面临着辖区小区分散、活动场所不足的实际情况。

“这些年,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习惯走出办公区域,将‘被动坐等服务’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只要居民需要,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在居民家,在周边商铺,在便民亭里……”扎根基层十多年的韩利英早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视为家人。

因此,下雪天,社区工作人员会全体出动,冒着严寒,拿起扫帚铁锹除冰扫雪,迅速扫出一条便民出行路;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会第一时间走访慰问辖区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看老人家的暖气热不热,有哪些实际困难需要帮忙;针对行动不便、高龄党员,还会持续开展“送学上门”活动。“通过‘走出去’,我们年轻社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逐渐练就了‘铁脚板’‘想办事’‘会办事’‘马上办’的本领,这样才能实实在在为民解难题、办实事,把社区建设的更加美好。”26岁的宋佳茵来社区工作不到3年,她扎根基层,奉献社区,日渐赢得了居民的认可。

这些年,长荣社区对社区老年人最为“偏爱”,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为老助老敬老”活动,把暖心贴心的服务送上门。

长荣小区刘先生是受益人之一。他的老伴儿贾女士告诉记者,刘先生因身患重疾失能多年,一直卧床不起,多数时间都是她在照顾,难免身心疲惫。“社区总想着我们,时不时上门看望,陪我聊聊天,给我送书解闷。前段时间,还送来了纸尿裤、隔尿垫、翻身辅助器材,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都特别实用,帮了我的大忙!”“雪中送炭”的温暖让贾女士难以忘怀。

聚能人 社区邻里一家亲

在走出去的同时,长荣社区党委还统筹凝聚各方力量,请进来“借智借力”,不断为居民的幸福加码。

在寒暑假,社区为青少年开办“假期小课堂”并不少见,长荣社区却另辟蹊径,去年联合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实践团队,举办“老宝贝”暑期课堂,受到了社区老年朋友的欢迎,长荣小区古稀老人杨卫忠每次都来听课。“课程内容挺丰富,这些95后年轻人讲历史话古今,传播生态文明,提倡文明上网,语言通俗易懂,趣味性也强,给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充充电。”这位热爱运动的老人容光满面地说。

“我们还与裕华区社保中心对接共建,参加文艺演出;带领退休党员、居民走出去,踏春赏景;借智借力暖阳社工,打造‘银龄关爱小家’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辖区1000余名老年人,把为老服务从打通‘最后一公里’推进到‘零距离’。”韩利英坦言,社区只有充分链接各方资源,才能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多样性的服务。

韩利英说,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充分挖掘社区能人,发挥能人效应也必不可少,特别是有能力、有经验、有想法的社区退休党员,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治理。

辖区25中宿舍的王老师退休后成为该宿舍居民议事会成员,义务操持着楼里的大事小情:小房改造通电、更换水管主管道申请维修基金、小区环境卫生等事情都放在心上,居民们交口称赞;长荣小区的退休党员杨卫忠是小区的“矛盾调解员”,多年来义务协调邻里纠纷、开展法制宣传,乐此不疲;还有长荣小区24号楼楼长郝满芬,在其单位退休职工移交到社区报到期间,帮助发放填写报表100余份,协助发放慰问品70多人份……在他们的引导带动下,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退休党员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多了“好帮手”,居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社区环境越来越和谐。

对话书记

学习是最好的创新

记者:韩书记,这两年,社区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引进了不少95后的年轻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工作者“前辈”,您有什么经验和心得跟他们分享?

韩利英: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要始终秉承用真心、耐心、爱心做好社区工作的理念。“居民生活无小事”这句话要铭记于心,实践于行。只有想居民之所想,解居民之所难,才能走到居民身边,走进居民心里。

都说小事连着民心,要时刻关心关注居民情况,经常与居民交流,做到常态化走访,及时了解居民的“微需求”和“微心愿”,让居民感到安心和放心。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居民的角度想问题,不断变换角色,将心比心,就能理解居民,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站在居民的立场和视角看待和思考问题,就会团结更多人参与社区治理和建设。不论在哪个行业工作,都要不断学习。学习是最好的创新,要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在学习中找差距、补短板、拓思路,将所学转化为社区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记者:在2024年,对于社区发展,您有什么谋划?

韩利英: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党建引领,链接资源共建共治,更好地服务居民。先锋“红”课堂继续开讲,挖掘社区能讲会讲的“红色达人”,壮大讲师团队,定期组织居民就政策解读、好人好事、治理点子等,开展专题讲课及讨论,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通过口口相传,让居民了解社区事务、参与社区治理。同时积极发挥90后、00后社区工作者的优势,凝聚社区青春力量,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策划“夕阳红”citywalk活动,带领大家感受石家庄城市更新的速度与活力。

居民心愿

希望活动形式更新颖 继续讲好红色故事

刘亚雄:我们社区日常活动挺丰富,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参加,感觉退休生活过得特别充实、快乐。希望社区活动能持续开展下去,类别、形式更加新颖多样,品质更高更专业。

郑庆须: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有过抗美援越的经历,在咱们社区我给党员讲过,也给孩子们讲过,这段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想继续讲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编辑:刘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