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单身男女搭起鹊桥 贴心服务送到家门口
2023-09-12 08:26:22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 超大
- 大
- 标准
- 小
为单身男女搭起鹊桥 贴心服务送到家门口
裕华区青一社区链接资源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义诊进社区。
红娘工作室的俩“红娘”忙着牵线搭桥。
青一社区链接资源,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路街道青园街第一社区(以下简称“青一社区”)位于槐北路95号,辖区有居民楼院13个,以“老、散、小”为主,共2781户4300余人。近年来,青一社区党委根据居民所需,积极打造“凝心、同心、润心、暖心”的“四心”服务模式,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创立“七联共建”工作机制,激发各方力量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基层党建带动基层治理创新,共治共建共享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先后荣获石家庄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石家庄市裕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裕华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裕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文/图 燕赵晚报首席记者 杜慧
创立“七联共建”让居民乐享幸福生活
“玉芬,我这儿有个女孩条件挺不错,本市的,1996年出生,研究生学历,在大学工作,想找工作稳定的本市男孩。”“那太好了,前两天,小区刘姨说的那个男孩就在省直部门工作,人长得高高帅帅,要不给他们搭搭桥?”……9月8日上午,在裕华区青一社区居委会的“红色鹊桥站”,社区“红娘”张宁和彭玉芬一边翻看登记册,一边为单身男女牵红线。
记者看到,登记册有两本,一本是女生信息,另一本是男生信息,上面详细记录着单身青年的家庭、工作、择偶要求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社区‘红娘’提供的,保证信息真实、准确,这也是社区开办公益红娘工作室的基本原则。”快人快语的彭玉芬拿出手机,打开“青一红娘”微信群笑着说,目前,青一社区红娘工作室有“红娘”9人,由社区退休大姐、全职宝妈、热心楼长,还有党建联盟单位工会人员组成。
“我们主要聚焦辖区大龄青年婚恋服务需求,为单身男女建立一人一档,适时开展线下相亲会,增加彼此了解的机会,扩大选择范围,更快地帮他们‘脱单’。”党建联盟单位“红娘”代表告诉记者,他们还兼任“婚恋师”,引导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纠正不切实际的想法。
据悉,青一社区红娘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已经帮助不少单身男女牵手成功。“社区的这个公益组织真是为民解忧,我女儿的对象就是工作室的靳姐帮忙找的,俩人情投意合,我们家长也就放心了!”在小区经营小店的李姨感谢社区红娘工作室解决了她的心事。
“红娘工作室是我们社区特色服务品牌,也是区域化党建联盟参与基层治理的共建成果。”青一社区党委书记张海波告诉记者,想要服务好居民,单靠居委会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借力”,而青一社区辖区有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单位,这些年,青一社区不断壮大“朋友圈”,创立了“七联共建”工作机制,在区域化党建联盟工作模式下,社区开启组织联动、党员联管、阵地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盟、难题联解、品牌联创的“七联共建”机制,力争激活辖区多方力量,为社区治理增砖添瓦,比如联合党建联盟共建单位走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活动,将贴心实用的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实现资源联享、服务联盟、品牌联创。
当天11点,在河北日报生活小区开展的“七联共建送服务”活动结束后,青一社区工作人员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河北科技大学富强大街小区,跟物业对接教师节要开展的送服务进社区活动。“社区通过链接各方资源,让居民享受到多样化的服务,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只要不扰民就可以。”物业负责人韩经理笑着说。
说话间,不远处的小区活动室里,传来了阵阵吹拉弹唱的声音。原来,每周二、周五上午是科大京剧社活动的时间。“我们社团于2003年成立,成员以退休教师为主,大家志趣相投,聚在一起唱京剧,既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又传承了中国国粹。”京剧社负责人李法杰说,社区还会邀请他们进社区演出,能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也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了。
难题联解是青一社区“七联共建”另一大主题,当辖区居民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社区会积极链接区域化党建联盟力量为民解忧。前不久,辖区一个建成30年的宿舍小院污水管道堵塞,污水外溢不止,给居民出行和生活环境带来困扰。青一社区得知后,立即联系共建单位多次协商,制定出合理化解决方案。最终,污水管道疏通了,小区居民满意了。
“近年来,我们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在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张海波说,社区今后将继续整合社区党员、热心居民、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全面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不断构筑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努力把青一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让党群活动中心成为居民的“家”
记者:张书记,社区管辖的13个居民小区,以“老、散、小”为特点。针对这类小区,您在管理过程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张海波:我2005年进入社区工作,2017年担任青一社区党委书记。18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想要做好社区工作,就要立足社区实际,倾听基层声音,协调社会问题,维护居民利益,始终把“居民利益无小事”挂心上,面对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竭尽全力想办法解决。
针对辖区居民楼“老、散、小”的特点,我们一方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小区环境面貌;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红色物业”,通过安装监控、提升管理服务等,让居民住着更舒适,更安心。同时成立青一社区志愿服务队,倡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通过链接多方资源,不定期进小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还定期开展党群联席会,邀请居民、物业、辖区共建单位代表等,为小区发展出谋划策,共建和谐美丽家园。
记者:目前,咱们青一社区居委会刚刚“乔迁新居”,对于青一社区未来发展,您有什么新谋划?
张海波:近年来,针对社区发展实际,我们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组织为阵地,党员为骨干,让党的力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领头雁”和“先行者”的引领示范作用。下一步,青一社区党委将着力推进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打造辖区单位共驻共建阵地、便民活动中心、共享阅览室、红色鹊桥站等社区特色活动品牌。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搭建“5分钟党群服务圈”,破解社区治理“最后一米”难题,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让党群活动中心成为居民的另一个“家”。
办社区食堂 探索物业“连片管理”
李桂巧:我在青一社区住了20多年,这两年,社区环境越变越宜居,各项服务也是越来越完善,尤其是为老服务,我挺满意。社区会不时组织医生进社区义诊、给老年人免费体检,还开设了智能手机课堂,教我们如何用微信建群、手机支付、打车、就医挂号等,都特别实用。要说心愿的话,我听大家议论,要是能在小区里建个社区食堂就好了,毕竟有些老人年纪太大,颠勺都费劲,更别说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了。
杨书仁:我住在辖区泰和居小区,这个小区是个典型的“小小区”,就两栋楼,建成有30多年。前些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拆违建、铺路面、刷外墙、划车位,小区环境面貌得到了提升。可我们小区又小又老,物业管理成了“难题”。这两年,张海波书记也在积极想办法给我们找保洁员清运垃圾,发动志愿者清理小院杂物,总的来说,我们小区环境卫生还不错,可要是能把正规物业公司引进来,留得住,尝试跟大小区的物业“连片管理”,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