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将至气温降 请您及时加衣裳 明天迎来“秋分” 提醒市民合理饮食多锻炼保持乐观勿“悲秋”

2022-09-22 08:37:57 来源:燕赵晚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明天迎来“秋分”节气,意味着瓜果飘香的丰收季节将来临。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明天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天儿也会越来越凉快,虽说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医学专家表示,“秋冻”并不是挨冻,大家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特别是老年人,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可适时加些厚衣服。

燕赵晚报记者 崔虹

本周有望进入真正的秋天

虽然已经“立秋”一个多月了,但省会并没有迈进秋天的门槛。不过,根据市气象台监测,秋姑娘正快步奔向大家,省城有可能于本周迎来真正的秋天。

昨天,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依然陪伴着市民。在太阳的助力下,省会当天的最高气温来到了27.6℃。走在阳光下,有些晒,还有一点儿热,可是体感并不太难受。

进入本周以来,夏季的燥热已经成为过去时,清爽舒适的感觉一直没有离开大家,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也大同小异。今天,随着冷空气的正式抵达,省会天气继续以晴为主,最高气温有可能升至29℃。到了下午,大风来袭,预计会刮起5-6级的偏北风,阵风可达7-8级,并直接把晚上气温拽到12℃左右。明天,太阳持续“在线”,冷空气也没有离开,所以气温有所下降,最高25℃。

明天,我们将迎来“秋分”。专家介绍说,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为“秋分”节气的开始。“秋分”和“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不但等分了昼夜,而且平分了春、秋二季,因此命名为“春分”和“秋分”。“秋分”一到,标志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凉爽的秋季。

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省会的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在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本周的天气,“秋高气爽”可谓比较恰当。然而,真正的秋天是否已经到来,答案还不确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气象学标准,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2℃且高于10℃,则第一个符合条件的日期就是秋天的起始日。而根据市气象台监测到的数据显示,9月19日、20日、21日的日平均气温均低于22℃。如果今明两天的日平均气温也符合低于22℃且高于10℃的条件,那么,9月19日就是省会今年的入秋日。“现在看来,能否真正入秋取决于22日。”气象专家解释说,22日的最高气温虽然接近30℃,但最低气温只有12℃,如果白天大多数时间气温不太高,那么,当天的平均气温是有可能在22℃以下的。由此看来,本周入秋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秋冻”并非是挨冻

“秋分”过后,气温降低的速度将会明显加快,而民间又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对此,市四院中医科主任毕秀霞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天气渐冷请添衣,“秋冻”并非是挨冻。

毕秀霞介绍说,“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大,尤其是清晨气温较低,所以,大家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添加衣物,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着凉感冒。特别是老年人,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可适时加些厚衣服。然而,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秋冻’并非挨冻,‘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颈部、腹部、肩膀、脚部应特别注意。”毕秀霞说,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人及体虚的老人和儿童等人群不适合“秋冻”。

在饮食方面,毕秀霞说,与“白露”时节的防“温燥”不同,“秋分”时节需防“凉燥”,建议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虽然气温下降了,但运动仍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秋分”时节,人们在运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毕秀霞认为,“秋分”时节,人体的“阴精阳气”正处于收敛内养阶段,因此宜早睡早起,选择慢跑、瑜伽、太极等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以提升阳气,抵御病邪。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早晨气温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锻炼时,不宜一下子把衣服脱得太多,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着凉。

“秋分”时节,气温下降,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情绪低落。毕秀霞表示,克服“悲秋”情绪,应注意饮食要有规律,口味要清淡,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同时,在精神调养上要保持乐观情绪,调整好心态,以喜胜忧。

与“秋分”相关的民俗文化

秋祭月: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意在祈求美好与安宁。旧时的女孩子拜月,还会期盼彩云追月之景,以印证自己的容貌美丽。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折桂:“秋分”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中国人喜爱桂花,赋予了其美好吉祥的寓意。“折桂”二字更蕴含着“金榜题名”之意。

放风筝:秋季,有风变多,“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连大人们也参与其中。

送秋牛:“秋分”时节,民间挨家挨户送秋牛图。送秋牛其实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便是即兴创作,见啥说啥,说到主人开心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竖蛋:在每年的“秋分”这天,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在做“竖蛋”的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轻放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粘雀子嘴:“秋分”这一天,在一些乡村,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偷吃庄稼。 

编辑:刘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