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白王庄村打造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乡风好的新风貌

2021-12-09 09:03:05 来源:燕赵晚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调整产业增收入 古迹处处引客来

井陉县白王庄村打造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乡风好的新风貌

■清康熙十三年重新修建的东天门东阁。(本版图片由王居红提供)

■东天门东阁下深深的车辙印。

■村里的道路宽敞平整。

抓党建、保民生、美环境、树新风。近年来,井陉县上安镇白王庄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各项工作持续发力,打造了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乡风好的新风貌,并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本报记者 崔虹

建立责任机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积极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建立村党组织统一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建立宣传思想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责任机制。”白王庄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利红介绍,该村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每年度召开一次专题动员大会,将年度工作细化、量化,层层分解,每半年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如今,白王庄村村干部普遍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建设基础设施 让村民生活更方便

“俺们村真是大变样了,路好走了,还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在村里生活越来越舒服,越来越方便。”谈起白王庄村的变化,村民王海声竖起大拇指。

据介绍,过去的白王庄村基础设施差,村容村貌落后,制约着经济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白王庄村两委首先从基础设施开始抓起。

“过去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一遇下雨就积水,村民生活十分不便。我们投资30多万元,对村内1300多米长的主干道进行了硬化,现在一出门就是水泥路,村民出行方便多了。”王利红说,为了让乡村更美丽,他们对进村公路两侧全部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达到22亩,栽植松树及绿化树木3000多棵,村内的主要街道全部栽种了各种花卉。现在,村里的景美了,环境也变好了。

不仅如此,村委还投资1100多万元,对全村746户实行了全部供暖。同时对下水道以及1000多米饮水管道进行了更换。

提升经济发展 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白王庄村企业多以建材(石子加工)、钙镁行业为主,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对此,白王庄村“两委”决定,利用闲置尾矿土地资源,借井陉上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之东风,依托上安电厂热源、白王庄村深厚文化底蕴,实施“生态兴村,旅游强村、电能富村”的发展战略。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以秦皇古驿道、滑雪场及东天门影视文化基地的建设为依托,结合农业生态园区的建筑、村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

努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依托现有电能产业,抓住企业入驻村庄机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收益分成,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努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现成功引进厦能炘环能发电项目、优丰磊德环保建材企业、鑫晨清洁服务等企业,投资总额约6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5亿元。

王利红介绍,借助华能电厂、厦能炘电厂、鑫晨洗涤厂、优丰磊德砖厂的就业发展优势,白王庄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全部就业,经济发展出现了可喜局面。

文化底蕴深厚 艺术氛围浓厚

“我村历史悠久,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王利红介绍,春秋时期,白王庄村就建有白皮关;秦代修建的秦皇古道西通陕西咸阳,北接燕京(北京)、南连钱塘(浙江),成为全国通京大道。自背水一战后,该村为了纪念赵国守将陈馀(白面将军)遂改叫“白王庄”。“现在我村因历史古迹多,文化遗产丰富,成了井陉县文化大村。”王利红说,东天门的秦皇古驿道成为了国家历史遗产,并建成了旅游区,每年接待众多游客。

据介绍,白王庄村已成功举办多届大型书画展,村里的鼓乐队参加了井陉县旅发大会的培训及表演,并获得了奖励。

此外,白王庄武术正在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队、舞蹈队经常参加井陉县的各种表演活动并多次获奖;每年一次的消夏晚会、庙会已成为该村文艺表演的平台。

不仅如此,白王庄村还利用空地建了2个文化广场,3支群众性文艺队伍每年利用庙会、春节等重要节日举办各种文艺表演和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在村内营造出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生活和谐幸福 精神面貌发生改变

路好走了,村庄变美了,村民的娱乐生活丰富了。白王庄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白王庄人口多,过去农村婆媳闹矛盾、邻里关系不和睦的事经常发生,针对这个问题,村里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活动,每年进行两次评选,同时每年还对好儿媳、好婆婆、好家庭进行评选。有了这些评选活动后,村里不和谐的事少多了。”王利红说,与此同时,白王庄村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中,多次聘请专家来村宣讲,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如今的白王庄村,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农家”以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推荐评比,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家风建设中,做优良家风的传承者。

现在,村里打架斗殴的人少了,跳广场舞的大妈多了,违法乱纪行为少了,村民们集体看书学习的活动多了。

如今,走在白王庄村里,村民见了面都热情地打着招呼。谁家有个困难,邻里之间都会主动帮一把,完美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

推行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生活理念

在白王庄村,白色的墙上醒目地张贴着红白理事制度、村民村约。

“现在风俗改变很多了,民俗活动、红白喜事这些都改变了,节省下很多钱,对移风易俗我们都非常支持。”白王庄村村民王振忠说道。

王利红告诉记者,白王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村民议事章程,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禁止婚事丧事大操大办。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符合村情实际的村规民约中,在潜移默化中,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移风易俗专项工作紧密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民群众思想实际,通过集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如今,白王庄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盲目攀比、收礼敛财等陋习逐渐“销声匿迹”。

开展志愿服务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了,如何帮扶这些特殊群体?

“我们当时就想着由本村村民成立一个志愿者服务队,跟村民一说这事,大家都积极报名,自愿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中。”王利红说,志愿者服务队每个月集中村内所有的老年人,举办一次饺子宴,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些老人感受村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现在,每月举行一次饺子宴已成为该村孝敬老人关爱老人献爱心的标志性活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献爱心的行列。

王利红表示,今后,村“两委”将继续带领全村村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全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精神面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全村村民共奔小康。“乡村更美丽,民风更淳朴,村里开展各种工作也更顺利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民的日子一定会过得红红火火。”王利红说。 

编辑:刘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